首页 » 不想再讨好这世界 » 不想再讨好这世界全文在线阅读

《不想再讨好这世界》第八章 自由的生活方式

关灯直达底部

责任,义务,亏欠,约束,从属。

这些词描绘出过分强调讨好行为的人生的样子。在此特征模式下的绝大多数人,往往很容易就能分辨他们是与控制欲强、吹毛求疵或喜怒无常的关键人物密切相关的人。由于讨好者不想让问题继续恶化下去,他们会默许强势者专横的行为举动,并以为他们除此之外别无他选,就只剩息事宁人的选择了。每当这时,他们便感到无能为力。随后讨好者陷入了他们自己制造的不快境地里,还告诉自己注定活在其他人的掌控之下。

我认识一个叫安妮特的女人,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体现了讨好者无力感的精髓。“我感觉我就像是每个人的奴隶,”她开始倾吐道,“从我早上睡醒的那一分钟起,一直到我晚上去睡觉为止,我一直在跨越别人给我设置的重重障碍。”在大学毕业后的五到六年间,安妮特受到了成人世界的洗礼。活力十足且经常面带微笑的她告诉我,她被明确地教导说麻烦精是永远不会成大事的。只有那些学会融入集体的人才能有望获得成功。没人会喜欢性情乖戾、自认无所不知并把自己的奶奶推到一边,只为自己能走快几步的人。现今,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制药公司,她感觉她自己的精力要被耗尽了,而同时她还对自身婚姻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安妮特一直在公平待人的原则上精心耕耘。然而,她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是她脾气爆发的次数逐渐上升以及偶尔体会到的焦虑感。在来到这里咨询的一个星期之前,她还因为胸口的剧烈疼痛而去医院看了急诊,以为是心脏出了什么问题。岂知医生诊断出的结果是“压力反应”。“那时我就明白我非要寻求帮助不可了,”安妮特告诉我说,“某些事情已经失去控制了。”

我让她和我聊聊那些令她紧张的原因,她不假思索地就开始了讲述。“我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绝不是我所希望的,”安妮特说。她语调激烈的程度就像是受过良好训练的营销代表一样,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我的老板在工作上是一个一点儿也不讲道理的人。我做事十分的有条理,我不得不这样,因为多数时候我的日程表都是排得满满的。但是我的这位上司居然总是在最后一分钟毫无顾忌地迫使我重新安排工作,而且多数时候她让我做事情的理由真的很愚蠢。我与医生和药房的人一起工作,每时每刻都在争分夺秒。我不能容忍自己被她一样的好突发奇想的人呼来唤去,因为那令我在同事面前看起来像个傻瓜。”

她继续诉说别人失约使她空等,或者许下明显不能实现的承诺等致使她焦躁不安的例子。然后,她突然转移了话题,开始谈起这四年间与夏安的婚姻生活,他们是通过朋友认识的。“你懂的,要是我回到家后其中能有一个真正重视我的人,我也不会那么在乎自己的工作,”安妮特说,“但事实却不是那般美好。夏安他口口声声说爱我,可我发誓我没法从他的举动里面感觉出来。他的工作也很劳神费力,因此你猜测他能体会到一个充满互帮互助的家庭氛围是多么地必要。而他却一点也不通情达理,总是在闹脾气让人难以捉摸。我甚至都琢磨不透每天下班回家从那扇门进来的是怎样的他。有时他会尽可能地表现得亲切体贴,但那通常是在他想要和我发生关系的表现。其余的时间他就牢骚满腹,没有什么是能够让他高兴的。有时,我则在最后一刻才接到他的电话通知,他说和一个好兄弟去玩球类运动并且会晚些回来。当然啦,他从来都不会顾虑那是否与我的需求相冲突,而只是宣布他自己要去干什么,然后就去做了。” 当安妮特说话的时候,红色的斑点布满了她的脖子。

“我能想象是这一切把你给击垮了。我是否能推测你与上司和丈夫之间已经起了冲突呢?”

“唉,如果我是正常人的话你是可以那样推测的,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或许我应该变得更加咄咄逼人,但问题就这里——我没有!其实,我真厌恶我自己因为我实在太顺从了。关于这些问题我一点都没说出口,我害怕此举等于捅了马蜂窝,麻烦会接踵而至。我的上司和夏安的脾气都不好,至少他们都是容易发火的人。因此我只好像个机器人一样,被他们的突发奇想牵着鼻子走,任凭他们的差遣和使唤。”

据安妮特所描述的情形,她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

一、她与那两个控制欲强的人相处得很不融洽;

二、也是最重要的,她没有认识到她是拥有自由的,她能够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假如你也同样感觉到在人际关系中处处受到制约,请在下列符合你的描述前打钩:

(1)我意识到我的想法和感受不应该太与众不同。

(2)我感觉我理应待在别人为我设定好的模子中。

(3)我不敢说出我真正的感受,深知它会制造太多事端。

(4)就算我的确努力地解释我的见解,也好像得不到重视。

(5)我花了太多时间去安抚别人的喜怒无常的性子。

(6)在我的世界里,犯错是不容许的。

(7)我作的很多决定都不是出于我本人的考虑,而是基于别人的喜好。

(8)别人常常替我决定优先考虑的事项。

(9)当我完成了一个方案之后,我知道它将经受批评或严加审查。

(10)有时我会改变我自身正确的判断只为息事宁人。

0至4分:有时这种感受是很平常的,特别是受到一个控制欲强的人的影响。要是你认为没有哪一个描述符合你,则是很不寻常的。

5至10分:如果你选了五个或以上的选项,你可能感觉到自己在多数的时候受到了控制。你或许不愿表达你的独特性,因为你预料它会受到某个人的阻挠。

自由的必要性

   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都离不开自由的奠基石。在我们美国人的观念里,一直热衷于赞美自由——甚至连我们的国庆节都在提醒人们这个国家的创始者是将她建立在自由平等之上的。当我们得知一个独裁政府体制瓦解的消息时,我们为此欢呼。当我们得知一个专制君主统治了人民的消息时,我们为此感到蔑视。人们坚信自由是老天给予我们的仁慈,政府则有责任保护我们的自由。

遗憾的是,虽然许多人都对自由有很高的评价,然而普遍的人却不能在自身的人际关系上予以自由感。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讨好者,他们能够讲述他们决意与控制欲强的人如何努力相处的故事,却没能认识到他们个人的自由。控制者对他人使用“理应”、“不得不”、“应该”和“必需”等词语,把他人装进自身所认为最好的模式中,并视此为己任。另一方面,讨好者则唯恐他们被卷入必将惨败的战局,在试图满足控制者的过程中放弃了他们的自由。总之,其结果必然导致了抑郁、沮丧、焦虑、徒劳无功等情绪。我的目标就是帮助这些人认识到舍弃自由其实对每个人都没有任何好处,他们有权选择他们的人生。

随着我对安妮特了解的增进,我告诉她要主张她个人的自由。“我了解到在你的生活中似乎至少有两个关键人物,他们想让你否认自主选择人生方向的权利。而冗长的‘不能’、‘必需’和‘不得不’的任务清单引导着你的生活。”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的生活的确是那样:一份长长的日常工作清单就详细地说明了我要尽怎样的责任。没人来问我的意见并在乎我有什么好的见解,我只是被告知要去做什么,然后我就去执行了。”

随后她强调说,“我很讨厌那样。”

“那么,关于别人交代给你的工作,我们来研究一下你是否愿意改变它处理的方式,”我回应道。“首先要肯定的是老天赋予你个性中有自由的意志,你有权利在任何时候用任何方式行使这种意志。对此你怎么认为呢?”

思索了片刻后,她终于回复说,“我觉得那听起来还行,但是我不敢肯定。我的意思是自由的概念是很难界定的,难道你不认为那有些风险吗?假如自由过头了,我能想象那会引发混乱和不负责任的问题。”

“没错。那是有可能的,因为毫无疑问地你可以选择滥用自由。自由是有风险的。”

然后我又补充了一些观点,提醒她说,“一旦自由被否认,离奴役就近了,那是通往奴役的第一步。而且我认为那不是你所甘愿应允的事情。”

当我同安妮特一样情况的人谈话时,我希望他们理解任何的人格特性,只要是受到他人控制力的束缚就不能够正常地运转。为了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的所作所为不是被胁迫的。

为了让安妮特对我的意思有更具体的认识,我对她说:“设想我刚刚和你结束了谈话,我就走下楼梯和一位同事攀谈起来。这位同事提及他留意到我们刚才在一起,于是他问我们谈得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唔,你知道《圣经》里面说我理应友善待人,因此当我和她讲话时我表现得很亲切。我履行了我不得不尽的义务。’假若你偷听到我这样说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她被这个荒唐的情形逗得咯咯直笑,回答道:“哦,你明白我肯定不会喜欢所听到的内容。我会很伤心也很生气。”

为了突出重点,我说:“确实很不合理,如果我的行为完全出自责任感,那么我选择友好的态度就毫无意义。除非我知道我有自由不友善地对人,我的友善才有了意义。”

我继续说道:“你太过频繁地顺从其他人所期望的了,原因是你觉得你有义务那样做。当你的动机完全是出自义务,你的行为可能看起来是正确的,但是内心里你的行为没有经过严谨的考虑也并非自由的选择,以致滋长了你紧张的情绪。”

安妮特开始细数她做过的一件又一件身不由己的事情,有些甚至最终违背了她的自由意志。例如:

·她时常为了夏安而改变她的计划,原因是“为了不让他妨碍到我。”

·她十分警戒地与丈夫谈论她今天做过的事,因为她只好躲避他习惯性的批判性建议。

·她很吝惜同丈夫一起出席他朋友的社交聚会,担心她的性格会遭到质疑。

·当她与父亲谈到她的经济状况时,她会做出他想听的回答,即使金额并不确切。

·她愿帮助朋友做企划案,即使她既没时间也没兴趣投入进去。

她继续不停地引述了她似乎被别人的需求所奴役了的情形。

对此,你有联想到什么吗?你是否记得当你沉浸在讨好行为中,忽视了老天赋予你的自由,而选择将你自己置身于奴役地位的时候吗?(为了不让我们的思维发散到其他方向,可以肯定的是假如理由很充分,服务行为和自我否定可被视作好的特性。然而,讨好者的服务行为也可能是出于恐惧感或错误罪疚感)。思考一下,假如你允许你去做任何想做的,因为你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这正是我对安妮特提出的问题,提示她好好地自我反省。

“总而言之,我喜欢自由的定义,因为它帮助我意识到最终我是要对我自己负责的。你可能很难想象,但是我还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一个自由的我会是什么模样。”安妮说。

“你竭力地将自由融入思维模式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会使你牢牢地抓住你究竟是谁的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你容许让他人的命令决定你的命运,然而我鼓励你走到老天面前,在祂的帮助下认清你自己的身份。结果将大有不同。”我笑道。

控制所隐藏的信息VS自由所隐藏的信息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为什么自由相比控制是更值得推崇的精神导向,我们来剖析每种精神状态隐含的一些信息。我指的隐含信息是在人与人之间每一次的交流中存在一种强烈的却没有说出口的暗示,这种暗示会形成交流的方式并且影响每一个涉及的对象。因此,只要你察觉到影响你情绪倾向的隐秘信号,就能更明智地引导你自己人际关系的发展了。

1、不认同VS认同

当人际关系中出现了控制行为的设定,就意味着缺少认同感。当人们在你身上施以控制的时候,这暗示了你现今的状况尚达不到标准。

控制者公开传达的信息可能是好的或正确的。例如,一位控制者大概会说,“你不得不考虑到我的时间限制,”或“你应该照顾到我的合理需求。”通常,要想反对控制者表面信息的逻辑是很困难的。然而,尽管信息听起来没有出奇的地方,但往往未说出口的暗示是:我不能够也不会接受你现在的状况。达到我规定的条件之后,再来和我谈谈什么叫认同,只有达标了才行。

对于容易犯错的人类来说,想要得到纯粹和绝对的认可是不可能的,况且这么崇高的目标可以被称作抱负了。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信念,或是关于道德、价值观或仅仅是我们坚持的常识性原则。明确地界定你的信念和偏好是有好处的,也是必要的。而当你所笃信和偏爱的事物阻碍你慈爱之心的时候,你就要重新审视一下你自己了。

“我还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一个自由的我会是什么模样。”

详细地说明一下,我记得有个男子曾经对我供认说:“我很肯定我做错了。”他继续解释了他自身好纠正的思维,使他变得爱批评、性格暴躁和排斥他人,他承认他自己越来越渴望控制感,而他的爱心则越来越少。

当人们相互交集的时候,无论身处的环境是家庭、工作或者友谊中,令人际关系繁荣兴盛的关键要素是认可感。这并不表示非得放弃对你而言最为重要的信念。然而,它确实意指你将爱置于更优先的地位。控制者很难把优先的地位拱手让给爱,且不幸的是,讨好者(他们认为的最佳方案被否定,以至于他们经常被这样不健康的动力所驱使)即使明知他们不会受到控制者的垂青,还是会顺应他们的请求。

当讨好者来找我咨询时,我强调的是虽然他们也许永远不能改变控制者不认可的态度,但是他们可以采取不服从反常的要求的态度。我告诉安妮特说:“夏安对你指手画脚做这做那,就算是不合理的请求也好,营造了不认可的氛围也罢,我认为对你而言都是不幸的。要是他能改变一下固然很好,但在这一点上,我猜我们都不能作太多期望。”

我继续说道:“即使他不认可你自由的态度,那也改变不了你拥有自由的事实。假如你的行为违反了你的意志,你实际上就接受了你的独特性确实不会被认可的假设。况且,我认为那并不是你真心希望你变成的样子。”

“我真的从来没像那样考虑过,”安妮特回答道,“不过既然你做出了解释,我已经一清二楚了。且说,现在我要从哪里开始改变呢?”

“首先你已经认同你是一个自由的人这一事实,同时你也认清了要接受原本的自己这一真相。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你用不着去适应他们的模式,也不必一开始就想弄明白他们的想法。即使你是与众不同的或许也不甚完美,你也要允许你成为原本的自己。”

那么,你是否能用那种方式思考呢?像安妮特一样,许多讨好者需要重新思索在他们成长之年里所习得的一些深刻的经验教训,帮助他们加深对认可的了解。此外,有必要认识到即使行为表现没有达到他人的标准,他们仍然可以获得自我的认可。例如,安妮特对自由的选择:

·接受她其实不必迎合所有夏安的日程安排。她能够选择她自身优先考虑的事项。

·在和夏安讲述她每天做了什么的时候,放下对他的戒备,意识到她不能改变喜怒无常的夏安对她的偏见。

·她自主决定是否要去参加聚会,因为出席者中可能有一些她不想见到的人。

·只有在她觉得恰当的时候才与父亲谈论她的经济状况,认识到她有能力以她认为最好的办法解决她自己的问题。

·当朋友的请求与她优先的事项相冲突的时候,学会拒绝对方。认清她自身的与众不同是有好处的。

如安妮特一样,尽管你的看法与他人有别,你还是能够决定坚持自我肯定的态度。如此一来,你也同样决定了使你自己脱离控制者想要强加于你的限制条件。

2、不信任VS信任

就控制者来说,他们的交流当中不但缺乏对别人的认可,也同样缺乏信任感。只是,控制者可能没有公开的表达出“我不信任你,”而是强烈地暗示了这个信息。倘若人际关系中有了信任感的存在,强迫和控制就显得多余了,因为信息的接收者也会从这种氛围中获益。坦率与乐观是交流之中普遍的要素。不过,一旦交流中有了强烈的苛求或评判的一面,表达者就会发出一个明显的讯号,暗示着假如接收者采取了自由的、毫无约束的回应方式,那么就极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靠的表现。

举个例子,安妮特向我讲述了夏安抱怨他姐姐在为人处事上吹毛求疵的一个小插曲。有一回,他们两个准备在周五的晚上去拜访他姐姐,如此一来,夏安认为他有责任指导安妮特在他姐姐面前的一言一行。“他告诉我什么话题能说和什么话题不能说。他竭力叮嘱我该穿什么衣服。他告诉我要在她家里待多长时间以及在她幼小的儿子之前的行为理应如何。我指的是他不光准备了一份要做与不要做的冗长清单,还要确保我遵从他所说的一切。”

“你对此有何感想呢?”

“感觉一点儿都不好!他非要以为我是一个没有自己想法的笨蛋不可。就好像他不相信我在他姐姐面前能用上一点常识性的思考。”

尽管夏安实际上没有说出“我不相信你”的话,但那恰恰是安妮特所接收到的信息。夏安也许只是想让安妮特完全理解他的意思,然而他交流的方式却显示了对她独立思考的微乎其微的信心,以至于他丧失了交流之中的合理性。无论夏安是不是有意识地那样做,他的控制行为都缺乏了信任感,才导致安妮特除此之外听不到其他的言外之意了。

现在让我们来更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许多讨好者不喜欢这种不信任的暗示,他们会想,“即使我的智力和诚信不被尊重,我想我还是会服从的,因为我不想制造麻烦。”然后他们会变成绥靖者,同时在和他们极为反感的对方相处时强撑这种态度。他们也许对控制者说,“尽管来怀疑我的能力吧,或者,你对我的评估多半是正确的。”

“哇!那就是我顺从行为发出的信息吗?”安妮特问,“很大时候,夏安冲我嚷嚷下发他的指令,我为了相安无事就顺应他,不过我没有意识到那样做会增加他对我的不信任感。”

她随即问道,“我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首先,我要强调我喜欢你愿意合作的态度。我不会建议每一次当他对你表示出不信任时,你就变成一个斗志旺盛的叛逆者。而我指的是,你可以试着培养他认识到你是信任你自己的。你可以让他知道你明白他传达的信息,但是决定如何行动的权利在于你自己。”

“我不敢肯定他是否会喜欢我那样的举动。要是我顶嘴,夏安会变得很顽固的,他会直接进入争论不休的模式,唯一能肯定的是:我不能辩赢他。”

“安妮特,好消息就是你不必辩赢他。你也不必冠冕堂皇地宣布你自己的决定。他喜欢想什么就让他去想。要记住,你有自由成为原本的你而他也有自由成为原本的他。我仅仅是建议你平淡自如地应对他对你缺少信任的表现,你是相信你自己的。对此你没有必要屈从或为你自己辩解。只是让他明白,你会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此外不用做多余的解释。”

尽管其他人对你缺少信任,但你是相信你自己的。

就在我们结束那次对话的几天后,安妮特和夏安准备参加一个社交聚会,夏安则开始指导她的言行就像他在去姐姐家之前做的一样。而这次安妮特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夏安,”她开始说道,“我明白当我们在其他人面前时候,我表现得是否得体对你来说很重要,不过我认为我准备好了。我喜欢我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眼下我觉得不需要任何指导了。”当夏安试着继续提供建议时,她轻柔地碰了碰他的肩膀说,“没事的,我会照顾好我自己的。”

后来安妮特告诉我,“我已经认清我需要让他知道我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不用再畏惧他强势的行为举止,另外,我也不必拿我的优点换取他的信任。虽然这种手法很不一样,但是我感觉还不错。”

在你主张了你的自由之后,你还会更坚定于一个信念,你是一个值得信任和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的人。尽管如此,你并不是不需要别人的指导或启发,但你的价值观是合理的。当你抱有如是想法的时候,你将不必应许你所认为无谓的请求以及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你的可信度。相反地,你可以继续相信你自身正确的判断力。假如你周围的控制者对此举感到不快,你不妨认为他们自身有控制问题,那是他们自己该去解决的事情,而你没有理由去解决或安抚。

3、自卑VS平等

当你的自由被忽略而控制被运用过度时,另外所隐藏的一个信息就是自卑情结。控制者向顺从的绥靖者暗示道,“要谨记,我比你优越。”控制者仿佛权衡了他们自身与别人的观点和喜好的价值,然后宣称他们比别人高一级别。即便没有说出口,他们的行为还是发出了这样的信号,“抱歉了,但你在我之下。”

控制行为除了带有明显的侮辱性,讨好者还经常发现他们接受了被贬低的信息。他们不能自由地行动,而是活在过于顺从的负担当中。讨好者默默地向对方暗示说,“尽管轻视我吧;我多半也同意你的看法。”

我对安妮特坦白说过,她自卑感的倾向与他们夫妻之间的不愉快关系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你来到这里时,我看见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女性,她很有才干而且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相较于其他人,你的能力和价值感是毫不逊色的。撇开你的优点不谈,令人沮丧的是当你面对一个比你有主见的人时,你会接受一个自卑者的待遇。这种情况持续很久了吗?”

“哦,首先,你说的没错。我也为我自己的自卑倾向而感到郁闷,因为我其实是一个得体、有能力的人。关于你的问题,是的,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且我恐怕是太久了。我记得在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就害怕自己太与众不同了,原因是那样会使我的父母皱眉蹙额。他们非常的严厉并且一直认为他们的观念有正确的逻辑依据。因此即使我有时持不同的意见,也觉察到违反他们是不会有好处的。”

安妮特所说的话与我从许多其他的讨好者那里听到的内容十分相似。可是,孩子需要适当程度的自由依照他们自己的信念行动。因此,多数讨好者回想起他们的孩童时代都缺少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而是典型地被赋予了强烈的苛求和期望,没有学会正确看待个人的独特性。结果,他们没有获悉应当充分地相信他们有足够的思考能力,可能还形成了一种反叛的情绪。尽管如此,他们感觉仍然有必要保持服从的态度,以防到头来他们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一旦讨好者接受了自卑的地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有:

·你会为不需要道歉的事情而道歉。

·你有好的想法却没有去实施,因为担心会受到某个人的鄙视。

·作决策的过程中会被不自信感所支配。

·即使不赞成的计划也能将就进行。

·当某人缠着你争论时,你不会坚持你的立场。

·当你遇到意见不合时,你将做出不必要的妥协。

·即使你不赞同他也可能告诉他你是赞同的。

为了做出改变,你需要认识到优越VS自卑的沟通方式是不恰当的。你要更加坚定你自由的精神从而积极地回应控制者。就是说,你要学会对控制者的特征举一反三,要识别出有时你必定会遇到更加有说服力的人,而那不一定是有优越感的表现。相反地,你可以假设你的观点与其他人一样的重要,而且你不用去“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这就是自由的精神。)

我告诉安妮特让她给予她自己自由,视己如其他人一样平等。她发觉必须先做出一些主要观念的调整才能达到纠正行为举动的目的。例如,她认为:

   没有必要作多余的道歉。她不用为她合理的判断辩解,而是顺其自然。

·她会依照自身合理的思维行事而不是让他人潜在的反应将其过滤。为什么?因为她的看法与他人一样重要。

·她会坚持所作的决定而不用痛苦地再三反思。

·相信她好的直觉,她能选择什么时候服从别人的计划而什么时候不去顺从。

·当别人喋喋不休地与她争辩时,她能够冷静地说,“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信念。”而不作更多的争论。

遇到对方咄咄逼人的态度,她不必马上做出妥协。而是能够说出,“我希望再想一想。”

·在不赞同的事情上她不会说出赞同的话。

在自由的精神状态里,你不会接受低人一等的待遇,也不会试图表现出的优越感来扭转局面。你会领悟老天赋予了人们不同的个性,并且是人人平等的,因为那是祂所推崇的。要理解你的与众不同与自卑和优越的地位毫无关联。

现在,请想一想你的生活。在什么情况下你会主张获得更多的自由?假如控制者试图否定你的自由,你是否能够认识到你拥有的自由是天赋的权利,他们没有职责给予或收回呢?假如其他人不愿接受你自由地作你自己的选择,你能给予的最恰当的回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