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晓松奇谈·人文卷 » 晓松奇谈·人文卷全文在线阅读

《晓松奇谈·人文卷》五 胜利的阴影下 4.感性与理性的民族

关灯直达底部

战俘营和苦力营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然而逝者已矣,生者还要努力地活下去,那些侥幸活下来的战俘,他们的悲惨命运并没有因为回到祖国而结束,接下来要写的是这些战俘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的故事。

即便是衣锦还乡的美军、英军和苏军,也有很多阴影下的故事,不过那都是大胜利下的小阴影,可以忽略不计,比如打完仗回到家发现老婆跟人跑了,女朋友跟别人睡觉了,这点小阴影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不管怎么戴绿帽子,你都是战争英雄,受到人民的拥戴和歌颂。

我们这个主题要讨论的不是英雄,而是阴影,我们要谈的是那些在战俘营和苦力营经历了身心摧残的德军战俘、日军战俘、法军战俘以及意大利战俘等,他们该用怎样的面目去回家,去与自己的亲人团聚。当然了,亲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你的爸爸妈妈、妻子儿女,他们可能是不会歧视你的,但周围的人怎么看你?尤其是周围的人的故土还处于被占领的情况下,这种时候,你该怎么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仇视?

人们肯定会说,都是因为你们这些战俘无能,打了败仗,不然我们的国家怎么可能被占领?我们怎么会给别人当奴隶?各种指责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那些遭受了摧残的战俘,从下火车踏上故土的那一刻,就要承受更大的屈辱和嫌弃。

有些战俘甚至不愿意回家,千方百计地拖延自己被遣返的日期,就是害怕面对家乡的人,还有些战俘下了火车,完全认不出自己的家乡,尤其是日军战俘,他们的家几乎被摧毁得面目全非。因为“二战”期间最大的两个杀伤性武器,全都用在了日本的国土上,一个叫燃烧弹,一个叫原子弹,日本的房屋都是木制结构,这两种武器一投下来,一座城市顷刻间化为乌有。

有一名日军战俘在回忆录中写到,他站在焦黑的废墟中,熟悉的一切都没有了,他欲哭无泪,就在这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扭头一看,竟然是他的老父亲。他爸爸抱着他大哭,对他说,自从听到天皇宣布投降的广播之后,他每天都要去火车站等儿子,足足等了三个月,一直等到最后一班火车,终于等到了他。他爸爸把他带回家,一家人感动又伤心,妈妈、兄弟姐妹全都哭得稀里哗啦。然而,面对着朝思暮想的家人,这名战俘的心情却并不是喜悦,而是充满了愕然。

接下来,这个战俘在书中写到了自己对于战争的反思,他写到,从小到大,他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为了天皇而死。之前,他接到投降诏书的时候,原本是要当场自杀的,但就当他举起刀要剖腹的时候,一个做清洁的老太太把刀子夺下来了,老太太对他大喊着说,你不能死,你家里还有父母和亲人,他们不会嫌弃你,他们所有的希望就是你能平安地回去,就这样,他带着苟且和屈辱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回家后,家人给予了他巨大的温暖和力量,他后来给《朝日新闻》投了一篇文章,说他以前觉得没有为了天皇而死的自己是国家的罪人,但其实他不是,那些丢下亲人和一切,高呼着“天皇万岁”剖腹而亡的人才是罪人,活下来,承受该承受的一切,修复被毁坏的一切,这才是真正的勇者。看完这名日军战俘的反思,我很受感动。

但反省归反省,整个社会对这些战俘的歧视是无法被扭转的。日本战后甚至专门产生了一个充满贬义的词,叫“没死的神风队员”,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人呢?就是那种在大街上白吃白喝、欺男霸女的无赖,那些人统统在脑门上绑着布条,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曾经是无上光荣的神风队员。

大家一定对“神风队员”不陌生,那是日本精心培育出来的自杀性质的敢死队,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在飞机上绑着炸药,去跟敌人同归于尽。结果战争结束了,日本战败了,他们没能跟任何人同归于尽,国家也不再需要他们了,这些人彻底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了,他们就游手好闲,到处惹是生非,不仅白吃白喝,还经常光天化日地耍流氓。最夸张的是,他们竟然还要去殴打那些陪美军睡觉的日本女人。包括很多日本作家,也写了很多酸溜溜的小说和文章,去讽刺和抨击那些跟美国军人睡觉的日本女人。

日本女人被打、被骂得实在受不了了,干脆就说,我们就公开陪美军睡觉了,你们能把我们怎么样?长时间以来,日本女人习惯了在男人面前卑躬屈膝,当牛做马,因为日本男人奉行武士道精神、大男子主义,整个国家都是男人们的,结果现在战争失败了,日本女人第一次发现,日本男人没他们自诩的那么强大,他们也没有樱花般光荣和高洁的精神,他们在外面打不过敌人,回到自己的国家还欺男霸女,酗酒闹事,还有脸殴打我们!我们又是为什么要陪美军睡觉,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些没用的日本男人打了败仗?我们的国家被炸了,吃穿都没有了,我们不陪美军睡觉,换点吃穿,还能去指望谁?

战时,日本的物资供应比德国要惨得多,德国的供应最紧缺的时候,也比日本强得多。因为德国占领的国家都很富裕,比如法国每年都给德国提供大量的粮食、牛肉等,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有丰富的石油,这些被占领国家给德国提供大量的物资和军备,战争到了后期,德国虽然已经吃不上肉了,但还不至于饿肚子。战争时期,我的外公和外婆,包括我的母亲,他们都身在德国,虽然有那么几年的确是吃不上肉,但面包还是能吃到的。

而日本打到最后,几乎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日本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岛屿国家,就算它占领了中国东北广袤的土地,东北产出来的粮食,也根本没有办法运到日本本土,整个海上航运都被美国封锁了,运送物资的船只一出海就立即被击沉。“二战”后期,日本自己制造了一艘七万吨的大航空母舰,取名叫“信浓”号,比美国所有的航母都大,可这艘航母根本就没能到战场,第一次下水试航就被美军击沉了。美军强大的海上舰队把整座日本群岛都封锁了,日本和海外的占领地完全是隔绝的,中国东北的粮食没法运到日本,东南亚的橡胶和石油也运不过去。

日本国内的人民,生活得惨极了,心中对战争充满了愤恨,天皇说要发动玉碎冲锋,日本人民就全都挖地洞当战壕、磨竹子当武器,全体国民准备玉碎,因为他们也就剩下最后这点同归于尽的劲头了,结果天皇突然又说,大日本帝国全国投降了。这回,日本人最后的一点斗志也没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都垮了。为什么战后会有那么多悲惨的故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信仰没有了。打仗的时候,不管打得多苦多残酷,至少全国人民都是团结在一起的,大家共赴国难,保卫祖国,因为如果祖国没了,我们就统统沦为亡国奴了,战争虽然残酷,但全国人民的士气是高昂的。然而战争一结束,所有高尚的东西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大家突然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受那么多的苦了。人们没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每个人都想到要为了自己而活了。这个时候,战争中所累积起来的怨气就都爆发出来了,人都变成了动物,变成了野兽。不光日本如此,德国也是一样,男人都在战场上打仗,消耗了几乎所有的物资和粮食,留在家里的女人、老人和孩子怎么生活?他们没有别的要求,战争能否胜利,和他们没有直接的联系,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是,我们要活着,所以我们得吃饭,女人们没别的办法,只能去跟占领军睡觉。

为了活着和吃饭,是日本女人陪美国军人睡觉的最大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现实的原因,日本作家甚至自己亲笔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千百年来,日本女人看到的都是身材矮小、满脸戾气、酗酒暴躁的日本男人,从来没见过像美军这样,穿着笔挺军装、胳膊比日本男人的腿还粗的健壮美国牛仔……

美国大兵都穿着卡其布的裤子,包裹出饱满而结实的臀部线条,日本男人哪儿有这种雄性魅力?大家在抗日剧里都看过日本人穿的军服,帽子两边戴着两片布帘的那种,丑极了,跟高大健硕、制服笔挺的美国军人简直没法比。不光是外形,美国人还有日本人所不具有的幽默感,一天到晚都喜欢开玩笑,把日本女人逗得笑个不停,就算语言不通也没关系,听美国军人说话都比跟日本男人聊天要舒服,日本男人太严肃了,甭管是聊公事还是聊私事,全都一副视死如归、苦大仇深的嘴脸。所以,即使刨除了吃饭和生存的原因,日本女人也是喜欢美国男人的,而且美国是独占日本,日本女人也没有其他选择。

日本投降后,本来是各国共管日本:中国也派出了一个师,准备去占领日本,但后来国内爆发内战,就没去成;苏联本来想去占领北海道,可后来美国说,三八线以北的朝鲜和库页岛等都归你苏联了,日本你就别来了,而且苏联当时也确实是没那么多军队了,所以苏联也没去;英国最后也没派兵去日本,因为英军的贡献太小了。

大量的日本女人靠着跟美国军人睡觉,来维系自身和全家老小的生存。但她们每次去美军的营地,都会被日本男人打,被日本军人打。后来美军就全程护送这些日本女人,再后来这些日本女人干脆就住在了营地旁边,直接跟美军住在一起,看你们日本男人还敢不敢来打我们。不仅如此,这些日本女人还跟日本男人对骂,她们的台词基本上是这样的,你们天天吹嘘日本的军队有多强大,士兵有多英勇,要打赢全世界,现在怎么投降了呢?你们说战败就战败了,有没有想过我们该怎么活下去,有没有想过我们该怎么吃饭?

通过日本女人的态度,能充分看出日本战俘返回国内后的处境,连女人都瞧不起他们。

另外,美国在德国和日本都采取了高压政策,因为美国当时是非常激进的,和身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英国很不一样,英国人是很奉行实用主义的,既然战争结束了,咱们就好好搞建设吧,没必要把战败国搞得太惨。但美国人没有英国人那么老谋深算,他们是第一次打这么残酷的战争,也第一次见到德国纳粹残害犹太人,第一次见到日军虐杀各国战俘,美国人就觉得,对于德国和日本这样的民族,就应该狠狠地严惩它们。

美国甚至提出过肢解德国的方案,干脆就不想让德国这个国家继续存在了。不过德国当时是被英苏美法四国占领,分成了苏占区、美占区、英占区和法占区,所以美国的这个激进的方案最终没有通过。但德国被美军占领的所有区域里,全都执行了最高压的统治策略。美国人还发明了一个极为荒谬而可笑的政策,叫作“强迫你民主”——用最不民主的方式来让你民主。

所有跟日本国民精神有关的东西,美国一律禁止。日本歌曲严禁播放,全日本都得唱美国歌,甚至连富士山的形象都不能出现。因为美国人觉得富士山就是日本精神的象征,日本人只要一看到富士山,那种民族精神就会爆发,搞不好就要反抗和剖腹。美军就冲进日本的每一家澡堂子,把墙壁上画刻的富士山形象全部刮掉,要是刮不掉,就直接把整个澡堂子都拆了,简直夸张到草木皆兵的地步。

德国歌剧也被禁止了,歌剧院里只能演意大利歌剧,因为德国歌剧代表了德国的精神,德国有好多伟大的音乐家,他们的作品全都被禁播。美国军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也分不清具体哪部歌剧是德国的,哪部是奥地利的,反正只要和德国沾上一点边的,都不许播。但后来,美军中的一些“德国通”站出来了,这些美军比较了解德国的文化,也能说流利的德语,他们觉得不能把德国的歌剧一棒子都打死,德国也有反纳粹的戏剧家啊,于是,在被占领的德国,终于上演了一出德国戏剧家写的戏剧,也就是伟大的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作品。

熟悉戏剧的人都知道,世界表演流派可分为两大流派,一个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流派,另一个就叫布莱希特流派,当然,中国人还有第三大流派,叫梅兰芳流派。布莱希特虽然是德国人,但他是坚决反纳粹的,而且还被纳粹迫害过。当布莱希特的作品在占领区上演的时候,万人空巷,德国人全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去看德国人自己的戏剧,这出戏里有一句十分有意思的台词,内容是“先跟我们谈粮食,再跟我们谈主义”,全体观众为了这句台词而站起来热烈鼓掌。因为美国人天天跟德国人说“要民主,要自由,要反纳粹主义”,德国人连饭都吃不上了,快要饿死了,哪儿还有什么心情搞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所以这句台词立即得到了德国人民的热烈响应。

在美国这种最不民主的民主推行方式下,德国和日本人民被洗脑得确实挺严重。但事实上,美国人对待战败国还不算太差,起码比起“一战”后的英国和法国要强多了,“二战”后美国至少调了几百万吨的粮食用于救济日本。其实美国人恨日本人超过了恨德国人,本来不想给日本人粮食,但麦克阿瑟坚持要救济日本,否则日本国内就乱套了,他就管不住了,这也是日本人民热爱麦克阿瑟的重要原因之一。马歇尔计划则救济了整个欧洲,美国出钱、出粮食、出力,包括重建德国等,称得上仁至义尽。所以不论是德国还是日本,最终都真的向民主化转变了。

文化方面也采取严格的戒严政策。美国军人突击检查德国和日本的所有学校,每到一所学校,美军就把全体教师都集合起来,只要发现里面有从战场上回来的退役军人或战俘,这所学校立即关闭、整顿、反省,直到把这些日本军人全都开除,学校才能重新开张。大家想想,那些从战场上回来的日本军人,他们本身已经受到日本人的歧视了,大部分人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去做一些最低贱的工作,有文化的军官们也只能屈尊去穷乡僻壤的小学里教书,但美国人连这样的机会都剥夺了。

美国人认为,不管你是普通军人,还是军官,或者是战俘,都没有关系,但是你们不能从事教书育人这种传播思想的工作,万一你把法西斯思想教授给孩子怎么办?所以这些有文化的军官,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公务员就更没有机会去当,只能去做最低贱、最底层的苦力,可是哪儿有那么多苦活累活可干?大部分从战场上被遣返回国的战俘,生活上是完全无法得到保障的,精神上的摧残也从来没间断,美军和国内随时随地都要对他们进行抽查,动辄还要写报告,就像对待刑满释放的犯人一样,定期考察你的行为和思想是否有再犯的迹象。

当然了,对于德国纳粹和日本侵略者来说,他们现在受到的一切都是罪有应得,因为你发动了战争,你残害了无数的生命,你让整个世界历史倒退了几十年。但就那些普通的日本人民来说,他们其实是值得同情的,毕竟发动战争的不是他们,犯下累累罪行的也不是他们。很多日本战俘自己都说,美军对我们的女人做的事,远远没有我们对中国女人做的事残忍,这或许就是报应吧。

对于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犯下的罪行,有相当一部分日本军人是承认的。

日本女人的下场也比德国女人惨。美军最后从德国撤离的时候,有两万多德国女人跟着美军一起回了美国,她们是光明正大地嫁给了美国军人的。一来,美国大多数军人都没结婚;二来,美国人觉得,德国女人跟美国女人没什么区别,德国后裔是美国的第二大种族,美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就是德国后裔,潘兴将军也是德国后裔,美国士兵和德国女人结婚没有任何问题。

嫁给美国士兵的德国女人太高兴了,因为她们在德国都快要饿死了,或者可以说,整个欧洲都被战争打垮了,没有食物吃,没有衣服穿,而她们竟然能通过婚姻移民到全世界最美好的美国去。有一部极负盛名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廊桥遗梦》,故事就发生在美国士兵“二战”回国后。女主人是一个意大利姑娘,嫁给了美国士兵,跟丈夫到美国之前,她心中一定是憧憬着美好的美国梦的,觉得美国的一切都比欧洲好。结果嫁到美国后才发现,丈夫就是一个美国的农民,她每天都过着极其无聊的农妇的生活。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一个摄影师,热情而奔放的意大利姑娘马上春心大动,疯狂地跟对方陷入爱河。

欧洲女人愿意嫁给美国士兵,其实美国士兵也乐意娶欧洲女人。一来美国大多数人本身就来自欧洲;二来这些穿着卡其布军装和大皮靴、看起来高大壮硕的美国士兵,一旦回到美国脱下军装,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牧民和铁匠,甚至有些人连一份正式的工作都找不到,以他们的条件,娶不到美国的女大学生,更娶不到美国的大美女,但是他们在欧洲前线的时候,穿着最好的军装,每天有两包骆驼香烟的配备,简直就是欧洲难民眼中的大富翁。

大家都知道,战后欧洲的经济全面倒退,德国和意大利的货币完全崩溃,东欧根本都谈不上货币了,因为苏军进攻东欧的时候,每打到一个国家,先印一百亿这个国家的钱,每名苏联红军的兜里都揣着一堆钱,打到罗马尼亚就揣着一堆罗马尼亚的钱,打到匈牙利就揣着一堆匈牙利的钱,苏联压根懒得抢这些仆从国,直接印你们的钱。美国和英国在西欧还算克制,但也少量地印过德国的马克,空投到游击队手中,但那主要是为了破坏战时德国的金融。等到美国和英国的正牌军队进入西欧之后,自己就带了充足的军饷,根本都不屑印德国的钱,因为德国的钱已经没用了。今天卖一马克的东西,第二天就能卖到一亿马克了,最后拿担子像挑大白菜一样挑满马克,都买不到东西了。

经济崩溃了怎么办?柴米油盐的日子总还要过,最后就用美军的骆驼香烟当作硬通货。20根骆驼香烟可以换一顿饭吃,1万根就能搬走一架钢琴,100根就能直接换一个漂亮的欧洲姑娘,500包烟就能得到一幅欧洲名画。所以美军在欧洲畅行无阻,尤其是那些不抽烟的美军,简直就是大富翁,大批的德国姑娘就为了几百根香烟,嫁给了美国士兵,最后去了美国。其实这些姑娘提高了美国民众的素质,大家别看欧洲被打得很惨,但欧洲民众的素质那还是比美国民众高很多的。

日本姑娘跟德国姑娘的差别就大了,在美国人眼里,日本人算是次等人了,他们不会明媒正娶地和日本女人结婚,只有凤毛麟角的日本姑娘有幸被娶回了美国。

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叫《人证》,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电影讲的是一个被带回美国长大的美日混血孩子,成年后回到日本寻找亲生母亲的故事。当然了,电影里这种被带回美国的孩子是极少的,也算是非常幸运的了。当年美军从日本撤离后,因为美国军人不娶日本女人,日本女人又无法独立养活孩子,所以日本产生了大量的孤儿。这些孤儿有的是白人,有的是黑人,各种各样的肤色和发色,都被扔到了孤儿院里寄养,一个孤儿院里的孤儿都姓同一个姓,比如东京的孤儿院里的孩子都姓“长草”。

日本和德国同样被美军占领,但这两个国家对占领军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日本人特别服美国人,只要是美国人说的话,日本人都觉得是对的。可能日本自身在军国主义的传统下,过得太苦了,对于日本人来说,与其说是被美军占领,倒不如说是解放了。左派和右派的文章也可以发表了,就连美国推行高压政策,审查日本的报纸,涂掉富士山的符号,日本人也都没什么怨言。后来因为朝鲜战争,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撤职、离开日本的官邸时,20万日本老百姓冒着雨,从麦克阿瑟的官邸排队到机场,全体高呼着“感谢大元帅”。

可能连麦克阿瑟自己都没想到,他身为一个占领军的总司令,会得到日本人民这样的感激和拥戴。日本人恨不得把麦克阿瑟当上帝。有一本回忆录里写,那时候日本的老师给小学生布置作业,要每个人都写出自己最崇拜的人,有的小学生写了天皇,写完之后觉得不太对,赶紧把天皇涂了,改成麦克阿瑟。全班的作业收上去之后,皆大欢喜,每个小学生都写自己最崇拜的人是五星上将大元帅——麦克阿瑟。

德国就比较不服美国。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民族的性格,战争一结束,日本立刻就服了,可实际上日本到了今天都没真正服气,日本至今不承认慰安妇,对于侵华战争中的种种罪行也不愿认罪和道歉,每年都去参拜靖国神社里的战犯,想到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血债,我心里真的非常不高兴。而德国和日本的情况正好相反,战争刚结束时,德国强烈不服气,占领军要求所有的德国人到电影院里,去看纳粹集中营大屠杀的纪录片,希望所有的德国人都了解纳粹德国的恶行,看看他们是怎么灭绝人性地对待犹太人的,可大多数德国民众看完之后都完全不信,他们认为,我们德国是多么文明的民族,我们有康德,有黑格尔,还有马克思,这种惨无人道的事肯定不是我们德国人干的,一定是你们嫁祸于我们。

英美占领军拿着刺刀守在电影院门口,德国人也不怕,他们还举行游行,抗议占领军的栽赃和嫁祸。有美国记者采访一个十岁的小孩,说,你们德国明明战败了,为什么不服?小孩不假思索地回答,美国人只不过是仗着枪和犹太人多,我们就是不服。在德国人的脑子里,犹太人就是世界上最坏的人,杀犹太人根本就是在杀害虫,纳粹不过是发明了一些机器来消灭害虫,连十岁的德国小孩都不接受战败的事实。

但慢慢地,在各种如山的铁证和人证面前,德国人不得不相信了。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视机,纽伦堡审判是通过广播发送的,德国人亲耳听到纳粹军队承认,那些暴行都是他们做的,还有德国军官的忏悔。当然也有坚决不肯忏悔的德国军官,比如戈林之流,但大量的德国将军都进行了深刻的忏悔,屠城是德国人干的,把华沙夷为平地是德国人干的,把布达佩斯夷为平地是德国人干的,杀了600万犹太人是德国人干的,杀了几百万波兰人、苏联人也是德国人干的……总之,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审判之后,德国人终于明白了日耳曼民族犯下的罪行。

从那个时候开始,德国就再也没有不服了,他们发起真心的道歉、忏悔、赔偿,等等。到今天,德国也没有否认过自己的罪行,更没有叫嚣着向其他国家挑衅。对于战后失去的大片领土,包括东普鲁士首府,也就是康德的故乡柯尼斯堡,现在是苏联的加里宁格勒,德国没有一句怨言。对于死在莱茵大营里的德国战俘,德国人也完全接受。而日本至今还在北方四岛、钓鱼岛、独岛等地挑衅和叫嚣。

战后德国失去的土地是日本的一百倍,整个东半部,包括普鲁士民族的发源地都失去了,这些土地后来给了丹麦,又被荷兰占领,法国也占领了萨尔,德国人一句话都没有。德国是一个极富理性的民族,而日本是一个无比感性的民族,虽然它们都发动了战争,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民族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