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 »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全文在线阅读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推荐序

关灯直达底部

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行为规律(如学习、计算、推理、思考、规划等),构造具有一定智慧能力的人工系统,以完成往常需要人的智慧才能胜任的工作。中国、印度和希腊哲学家在公元前近千年已经提出关于形式推理方法的思考,中国、埃及和希腊的能工巧匠也曾尝试制作精巧的歌舞人偶。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香农、图灵和冯·诺伊曼等奠定了现代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图灵还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预言了创造出智能机器的可能。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的发展,1956年夏,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概念和研究领域被正式提出和确立。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技术、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其概念与内涵也在随着相关学科和应用领域的发展而持续变化。当前,人工智能主要是指那些通过软硬件结合可以达到人类事件处理能力的机器智能。它已经成为被高度关注、广泛使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

从发展阶段看,20世纪中叶至今,人工智能虽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单台或局域成组机器处理简单任务的弱人工智能阶段。依靠全球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终端云端协同实现具有人类思考方式和多样复杂任务处理能力的强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初期。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其发展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几年前打败国际象棋大师的IBM“深蓝”,到现在打败李世石的谷歌AlphaGo、无人机与无人驾驶汽车等;从依靠海量计算能力的强计算弱智能,到依靠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的网络协同强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和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而本质性的转变。

人工智能已经在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手机智能系统、机器视觉到图像识别,从嵌入软件到智能控制,从大数据采集到分析理解等,都渗透着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人们依靠智能导航出行,通过语音与机器互动,应用智能工具搜索智识信息……我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人工智能的环境中。许多过去被视为只有依靠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复杂工作,也开始出现被机器完美替代的可能。今天,我们要选择的已经不是是否接受人工智能,而只能是选择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应用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并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的法律伦理、公共和国家安全等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为新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人工智能以增强机器智力的方式替代人或与人协同工作,促进网络智能设计制造与服务,将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重塑产业链与价值创造和分配方式。灵活多样的众创、众筹能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机会。

本书从人工智能的萌芽到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给予了系统解读。围绕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方式和可能发挥的作用,展示了人工智能诸多应用场景和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虽然当前的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自主创造能力,但它对生产生活引发的深刻变革,它所展示的勃勃生机将激励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去协同创新发掘。伴随着众多人工智能相关书籍、刊物和网络新媒体的广泛传播,相信更多的人将对人工智能产生更大的兴趣、给予更大的关注,将会对它有更深刻的认知,必将会有更多的人才、资源投入人工智能领域。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启动人工智能研究,并将其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更加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加大对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的支持力度,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语言技术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智能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应用发展,适应个性化、定制式设计制造服务,促进中国制造向全球制造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拓展,实现由大转强。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咨询机构,始终把研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人工智能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核心技术。为跟踪国际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动态,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翻译出版本书。值得指出的是,知识网络时代,在全球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式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万物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物理·计算环境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与产业化速度将愈加快捷迅猛。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组织编译国外相关优秀著作,努力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制造业领域提供更多的关于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创新发展的信息。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