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 »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全文在线阅读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牛津“女巫”博士怎样看待心灵感应

关灯直达底部

苏珊早在1970年就已经对超自然现象感兴趣,那时她还是牛津大学的学生,并经历过不可思议的出体体验。那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夜晚,她在玩了几个小时的占卜游戏、吸食了足够多的大麻之后,感觉自己飞出了体外,飘到天花板,穿过了屋顶,甚至横穿了英格兰,飞到大西洋的彼岸,环游了纽约上空。最后,她飞回到牛津,经由颈部回到体内,恢复原样。这并不是一个平静的夜晚。

此后,苏珊开始沉迷于灵异现象,并受训成为一个白人女巫,最后转了一个180度的弯,积极投身于超心理学的研究。她致力于研究儿童是否具有心灵感应(答案是不能);并亲身经历迷幻之旅,想看看迷幻剂是否真能提高她的心灵能力(答案是不能);她还学会了阅读塔罗牌,想看看它是否真能预测未来(答案是不能)。作为对其研究工作的肯定,她最后被授予了博士学位。经历了25年失望的探索后,苏珊决定放弃鬼魅之说,做一个怀疑论者。多年以来,苏珊一直在研究超自然现象和信仰心理,想弄清楚人们为什么会经历看似不可能的灵异事件。最近,她又将注意力转移到意识的神秘性上,并重点研究人类大脑如何产生自我意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打开她网站上的“我是谁”链接,却只看到一些平铺直叙的生物学常识。)

其中一个研究是,人们谈论起灵异现象时,总会想到为什么同卵双胞胎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精神纽带。许多超自然能力的拥护者认为,那是出于心灵感应。另一方面,怀疑论者认为,那是因为双胞胎有相同的基因,又在同样的环境下抚养长大,所以思维方式很接近,当他们做出相同的决定时,在外人看来,就好像他们彼此心灵相通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珊邀请了六对双胞胎和六对普通的兄弟姐妹参与她的实验。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一个简单的心灵感应测试,每对成员之一扮演心灵感应的发射者,另一个人则作为接收者,提供给发射者的信息是随机选择的,比如1到10的数字、一个物体、一张照片,发射者被要求在精神上传输这些信息给相应的接收者。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双胞胎还是普通的兄弟姐妹,在他们之间都找不到心灵感应的证据。

在实验的第二部分,苏珊要求发射者将他们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数字、任意的图像或四张照片中的其中一张,从精神上发送给他们的接收者。结果,现实忽然发生了改变。和持相似论的人预料的一样,双胞胎之间的信息传递准确率远高于非双胞胎的兄弟姐妹。比如,在传输数字信息时,有20%的双胞胎选择了同样的数字,只有5%的非双胞胎传输和接收到了相同的数字。在传输图片信息时,双胞胎们的成功率是21%,而普通兄弟姐妹的成功率只有8%。

总之,这些证据表明,双胞胎的心灵感应是出于高度相似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不是什么心灵感应。

苏珊可能是超自然现象怀疑论者中最有名的一个了,这主要归功于她对出体经验的诠释。她的出发点是“人们之所以会认为自己在自己的体内,是由于大脑接收到了外部信息的感知所产生的幻想”。那么,有点儿怪异的橡胶手和虚拟现实的实验让人们产生身在异处的幻觉,就应该是同样的原理。苏珊猜想,也许正是这样的奇怪情景设置才让人们产生飞出体外的幻觉。于是,苏珊把她的注意力集中到出体经验的两个核心原理上。

第一个原理可以用下图帮忙解释。

请集中注意力,盯着上图中心的黑点看一小会儿。只要你保持眼睛和头部相对静止,大约30秒钟之后,图像中围绕着黑点的灰色区域就会逐渐淡去。如果移动一下头或者眼睛,灰色又会回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现象被称作“感官习惯”。如果你给某个人持续施以某种声音、图像或者气味的感官刺激,对方就会慢慢地适应这些刺激,最终在感知上完全忽视它们。例如,当你走进一个充满现磨咖啡味道的房间,你会很快感受到那股芬芳的气息,可是当你在房间里待上几分钟之后,现磨咖啡的香味似乎就变淡消失了。若想重新唤醒自己对咖啡香味的感知,很简单,那就走出房间,过一会儿再进来。在上述实验中,如果眼睛盯着黑点静止不动,那么周围的灰色区域很快就会变成盲区。同样,当人们买了新房子或者新汽车,兴奋一阵后便会迅速习惯,不久就会忽视其存在,然后感觉自己需要买一个更大的房子或者更好的汽车。

苏珊认为,感官习惯是出体现象的核心因素之一。人们发生出体现象的情形往往和大脑持续接收一些少量不变的信息有关,比如,闭着眼睛或在黑暗的屋子中,视觉信息缺失。当他们发生出体现象的时候,通常也没有任何触觉信息,因为大都躺在床上或者浴缸里,身体非常放松。在这些情形下,大脑很快对少量持续不变的信息变得“盲目”,于是会与渐渐消失的自我意识抗争,从而形成身处异地的连续画面。

和大自然一样,大脑一刻也不愿闲着,它会制造出“在哪里”“在做什么”的幻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人们闭上眼睛待在黑暗的屋子里或躺在床上,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系列图像。苏珊还推测说,正是因为有些类型的人会很自然地想象自己飘出体外,并幻想世界的模样,然后沉浸其中,所以才会把幻象和真实的世界混淆起来,因此在他们身上也极容易发生出体现象。

为了验证她的推测,布莱克摩尔做了几个实验。事实上,你已经参与其中一个实验了。就在几页纸之前,我请你设想自己处在实际位置上方6英尺高的地方,向下俯视,并想象你在那个位置能看得有多清楚,同时想象自己在两个位置切换的难易程度。苏珊邀请了两组人参与这个测试,其中一组人发生过出体现象,另一组人则没有,结果两组人的分数差别很大。那些曾有过出体经验的人认为,自己很容易从6英尺的高度看清地面的景象,同时也可以轻松地在两个位置间切换。

苏珊指出,那些声称曾有过出体经验的人,他们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出体经验想象里,很难分辨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象。在几页纸前,我也请你对六条自我描述评分,其中五条用来衡量“在多大程度上,你会沉迷于往事”。(有一条关于鼬鼠工作太辛苦的选项,是我纯粹为了好玩添加上去的,请别介意。)这个测试的答案是,得分高于20的,在看电影和看电视时,往往会忘记时间,搞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做某件事,且这些人更容易被催眠。作为对比,得分低于10的人则非常务实,脚踏实地,极少把幻象和事实混淆。当然,苏珊也邀请了有过出体经验和没有出体经验的两组人来做这个测试,结果发现有过出体经验的人的测试分数比其他人高出很多。

总之,苏珊的数据表明,有过出体体验的人,相比其他人,更容易在自己真实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幻象,然后难以分辨真实和幻象。如果把这些人放在只接收少量一成不变的信息的环境中(就像橡胶手和虚拟现实实验中的情形一样),他们就会渐渐地感觉自己已经游离于身体之外。

实战练习

如何离开自己的身体

理解了出体现象的诱因,那么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能经常出入自己身体的飞行家。现在,让我们总结出体体验的教程,包括三个关键的心理技巧:放松、幻想、凝神。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解释。

技巧1:放松

“渐进性肌肉放松”的过程需要先紧绷各个肌肉群,然后释放紧张感。练习的时候,要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内,找张舒服的椅子坐下来,先脱掉鞋子,让衣服宽松一些。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右脚上。轻轻吸气,紧绷脚部的肌肉,越紧越好,这样持续大概5秒钟。接下来,呼气,释放出所有的紧张。接着,请按照下面的顺序,一次次紧绷和放松身体部分的肌肉,直至全身:

1.右脚

2.右小腿

3.整个左腿

4.左脚

5.左小腿

6.整个左腿

7.右手

8.右前臂

9.整个左臂

10.左手

11.左前臂

12.整个左臂

13.腹部

14.胸部

15.颈部和肩部

16.脸部

每次都让相应部位的肌肉紧绷5秒钟,再放松。

技巧2:幻想

诱发出体体验需要很好的想象力。如果你天生善于在头脑中幻想各种情景,那就容易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天赋,那么就请按照下面的步骤来练习。

想象你走进一间厨房,从橱柜中拿出一个橘子放进绿色的盘子。下一步,想象你把指甲抠入橘子皮,剥开橘子,仔细体会橘子的手感和气味。幻想一下橘子汁被挤出来,溢得满手都是,接着整个橘子皮都被剥掉了,你把橘肉掰成一瓣一瓣的,在盘中摆好。这个时候再想象一下那些橘子汁,有没有流口水,橘子的颜色是不是明亮而鲜艳?在剥橘子的过程中,是不是每一个环节都鲜活地出现在你的大脑中,刺激你所有的感官?

隔三差五就做一次这样的练习,每一次都尽力让头脑中的幻象更加真实。

技巧3:凝神

凝神也是体验出体经历非常关键的一步。下面的小练习有助于评价和提高你的凝神技巧。

尝试在心中默默数数,从1数到20,每数一个数就停顿几秒钟,再数下一个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走神让其他思绪或画面进入你的脑海,那就从头开始数。刚开始的时候,你肯定会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十分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你就能够集中思绪,专心数数,可以一直数到20而不会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