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 »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全文在线阅读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梦是人们通往无意识世界的皇家大道

关灯直达底部

先讲个老笑话。一个女人在早晨醒来后对丈夫说:“昨天晚上我梦见你送给我一条银项链作为我的生日礼物,你觉得这个梦意味着什么?”丈夫回答说:“今天晚上你就知道了。”当晚,丈夫回来给她带了一个包装好的礼物。这个女人非常高兴,打开盒子却发现是一本书——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这个笑话虽说是虚构的,但这本书是真实的。弗洛伊德对梦非常感兴趣,他称梦是人们“通往无意识世界的皇家大道”。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人们拥有各种恐惧和忧虑,而我们有意识地将之压抑在无意识的状态里。做梦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会处于休息状态,而被压抑在无意识世界里的渴望以及情感就会被释放出来。因此,弗洛伊德认为,通过探寻一个人的梦境,可以洞察他内心隐秘的欲望和情感。然而,这种想法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梦所表达的无意识想法不会像言语一样直白,它会倾向于一种象征性的交流,尽管有些梦里出现的象征物寓意比较明显,例如,“雪茄”寓意“阴茎”。然而,大多数象征性寓意需要专业医师来解释,比如,梦到“频频拥抱警察”的意思是你在想“每小时200英镑”。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催生了一个完整的解梦产业,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兜售各种解梦的书籍、研讨会、DVD的小贩。可就是有那么一个小问题,现在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弗洛伊德大错特错,他所说的梦的解析那一套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关于做梦还有什么其他观点吗?试想一下,如果你正处于REM睡眠状态,我突然把你叫醒,请你写下梦境报告。有两件事可能会发生,首先,你可能会问我:“你在我的卧室干什么?”其次,有八成人会向我报告一个充斥坏情绪和糟糕情景的梦,这一点我们在之前有提到过,大部分梦都是关于厄运或霉运的。也许你会说,梦到自己在公共场所赤身裸体,陷入了流沙,或是被人嘲笑,更糟糕的是有可能在一个梦里把这三种场景都经历了。可为什么我们的梦总是涉及厄运和霉运呢?某些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是,梦是人们可能在现实中遇到的危险事件的演习。这个演习很安全,既可以让你在梦中演练如何应对危急状况,又可以让你毫发无伤。

一个女人在早晨对丈夫说:“昨天晚上我梦见你送给我一条银项链作为我的生日礼物,你觉得这个梦意味着什么?”丈夫当晚回来给她带了一个包装好的礼物。这个女人非常高兴,打开盒子却发现是一本书——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如果你对“梦是一堂心理自卫课”这个观点不那么感冒的话,你可能会对那位发现了DNA结构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的理论感兴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克里克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研究做梦,他认为做梦是大脑对白天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的一种方法,它扔掉不重要的信息,重新组合事件与想法之间的关联。用克里克的观点来说,做梦类似于对大脑“硬盘”进行碎片整理,同时又充当一个灵感迸发器的作用。这一点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许多伟人智者都是在做梦的时候迸发了绝妙的灵感。例如,20世纪40年代,伊莱亚斯·哈维梦想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可是又不知道从何着手。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被一群土著武士包围,他们的长矛在矛尖处有一个孔。哈维意识到这个梦是在提示他研制缝纫机的解决方案,只要在针头上打一个孔,针头穿过布料后依然能够控制线,而线也会跟上针头,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也就应运而生了。类似的故事还有,化学家奥古斯特·冯·凯库勒一连花了好几年时间研究苯结构,后来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蛇盘成圆形。冯·凯库勒马上意识到这就是令他困惑不解的苯的结构式:把碳原子排列成圆环,结构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作家阿瑟·库斯勒描述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继约瑟解析的七头肥牛和七头瘦牛的梦之外,最重要的梦了)。在体育和音乐领域,也有不少类似的报道。据说高尔夫球手杰克·尼古拉斯梦到了一种新的握高尔夫球棒的方法,由此迎来了他高尔夫事业的高峰。而在音乐方面,披头士乐队的保罗·麦卡特尼说自己创作《昨天》这首歌,完全是因为梦到了它(一位学者最近研究了麦卡特尼创作《昨天》的灵感一刻,得出结论说,人、领域、专业这三者形成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创作系统,而《昨天》这首歌是这个系统的产物。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另行查阅相关资料)。

对于做梦这件事,如果你既不喜欢“危情演习”的解释,也不喜欢“灵感迸发器”的观点,那么你可能对现在科学界颇为前沿的一个观点感兴趣,这个观点认为做梦是大脑无目的性活动的产物,没有任何意义。这个理论被称作“活化—整合假说”,是哈佛大学精神病专家詹姆斯·霍布森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当你在睡觉的时候,很明显,你不会接收到很多感官信息。可霍布森认为,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先出现的部分(负责类似呼吸和心跳等基础功能的大脑部位)会在你睡觉时有规律地产生活动脉冲,从而让你整个大脑产生无目的性活动,而大脑相对后期进化的那一部分则为此感到困惑,竭力让这些大脑活动变得完整而有意义,于是就形成了掺杂很多日常生活元素的光怪陆离的梦境。因为睡眠对健康来说是毋庸置疑的,某些理论家把梦比喻成“睡眠卫士”,因为梦境处理了大脑的无目的性活动,所以你才不用担心被频繁惊醒。有趣的是,最近的先锋研究表明,这个理论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有实验证明,如果大脑造梦的那个部分受到损坏,人们将很难睡个好觉。另外,“活化—整合假说”没有排除弗洛伊德的观点,梦境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焦虑和担忧,只是梦境的象征性寓意唯有在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才能被揭示。

或许,还有一个比上述理论都更为简单的观点。拉夫堡大学的睡眠研究者吉姆·豪恩曾提出,也许梦境不过是一种类似“大脑影院”一样的东西,做梦只是大脑娱乐自己,打发无聊的睡眠时间的一种方式。

几千年来,人们相信通过梦可以窥见未来,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才找到方法研究睡眠中的大脑,揭开了梦境预言的真相。人们做的梦远比自己意识到的要多很多,而能够记住的只有那些看上去变为现实的梦。大多数梦境都和现实中的焦虑、担忧有关,所以有可能和未来事件相关联。与普遍的认识不同,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做梦,所以每天晚上无数的梦境中总有一个能准确描绘未来事件,但这纯属概率问题。科学家们对于梦的研究提出了很多重要见解,比如,梦是一场面对危险情况的演习,梦是灵感的源泉,梦是睡眠的卫士,等等。尽管关于睡眠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对于那些渴望相信梦是一种灵异现象的人来说,意念科学的发现像一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