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 »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全文在线阅读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达特茅斯会议

关灯直达底部

上述三人之中,只有香农继续探索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正式成为一个学科。遗憾的是,图灵和冯·诺依曼分别在41岁和53岁时英年早逝,但他们的理念和影响却延续至今。艾伦·图灵是同性恋,在那个时代的英国,同性恋是违法的。尽管图灵的密码破译工作对英国战胜纳粹德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功不抵过,1952年他被指控严重猥亵。作为惩罚,图灵必须在坐牢或化学阉割中做出选择,而他选择了后者。两年后,图灵吞下涂有氰化物的苹果自杀。2013年,他的罪行得到英国皇家的赦免,并且有人提议制定“图灵法”,以赦免那些在历史上被指控犯有猥亵罪的同性恋。

冯·诺依曼死于癌症。他之所以患上癌症,很可能是因为他曾参与原子弹项目。与冯·诺依曼关系密切的一位同事在《经济学杂志》(Economic Journal)上刊登的讣告中称,他的思维“十分特别,有些人(同样是杰出的科学家)不禁扪心自问:他是否将人类心智发展带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着两位创始人的离去,其他年轻研究人员接过了建造思考的机器的重任。第二波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第一次正式为该领域命名,将其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56年夏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电臀舞(hip gyration)震惊了观众;玛丽莲·梦露嫁给了剧作家亚瑟·米勒;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将“我们信仰上帝”确定为美国法定箴言。关于人工智能的首次正式会议也在这个夏天召开。研讨会持续6周,众多学科中最杰出的学者在新英格兰地区汉诺威市达特茅斯学院的269英亩土地上齐聚一堂。除克劳德·香农以外,大会还有另外两名年轻的组织者,他们分别是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和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他们都在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写道:“人们将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那就是学习的各个方面或智能的各种特性都能够实现精确描述,以便我们能够制造机器来模仿学习的这些方面和特性。人们将尝试使机器读懂语言,创建抽象概念,解决目前人们的各种问题,并且能自我完善。”

然而,他们的雄心壮志和信念都太过绝对,而时间却有些紧迫。他们在达特茅斯会议的提议中指出:“我们认为,如果精心挑选一组科学家,并让他们专心研究人工智能,那么仅需一个夏天我们就能够在这些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毋庸置疑,实际花费的时间肯定要比这更长。